7月14日,天水市检察院召开全面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介绍五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全面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和近年来办理的相关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五年来,天水市检察机关共摸排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364件,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166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947件,提起诉讼87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25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42件,民事公益诉讼20件。
在守护“绿水青山”方面,五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发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诉前检察建议669件,发出民事公告74件,提起诉讼66件。通过办案挽回、修复被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的耕地、林地、草原、湿地2591.4亩,督促清理被污染和非法占用的河道220.6公里、各类垃圾及固体废弃物5431.3吨,督促整治污染环境企业9家、关停非法养殖场6家,督促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配套管网11.7公里,向污染企业和个人索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936.21万元,建成公益诉讼异地修复公益林200亩。
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方面,持续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监督行政机关及时高效履行食品药品安全职责,共发出食品药品安全领域诉前检察建议72件,督促查处假冒伪劣食品0.58吨、没收无证经营药品481种。对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伪劣口罩的违法行为人提起诉讼14件,积极适用好惩罚性赔偿制度,彰显检察机关回应社会关切、打击危害民生民利违法行为的决心和力度。
在守护国财国土方面,增强做好“国财国土”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市检察机关共摸排线索22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1件,提起诉讼4件。通过办案督促收回国有财产6806.77万元、收回国有土地1宗。建立国有财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国有财产保护制度机制。通过强化外部协作配合,广泛凝聚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合力,形成公益保护良性互动。
在其他领域监督方面,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的安排部署,部署开展国有文物保护、公共安全、老年人权益保障等领域专项监督活动,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办理的3件文物保护案件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发出公共安全领域诉前检察建议126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办案中,注重溯源治理,督促相关单位强化个人信息保护,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保护,办理的一起老年人权益保障案件被最高检推广介绍。
发布会邀请法治日报、甘肃日报、甘肃法制报、甘肃广播电视台、天水日报、天水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