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六大保护”合力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5月26日,黑龙江省365彩票还能玩吗_365是英国的哪家公司_be365官网发布《黑龙江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9—2021)》,深入分析、介绍新时代黑龙江省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发展状况,回应社会对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的普遍关切。
白皮书对2019年以来全省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情况进行了分析——从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看,当前我省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形势趋稳向好,未成年人涉嫌严重暴力犯罪、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犯罪等数量逐步减少,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整体平稳。但同时,稳中有变,好中有忧,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所反弹,未成年人聚众斗殴犯罪居高不下,未成年人强奸犯罪人数有所上升。从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看,犯罪数量有降有升,并且此类犯罪在所有未成年人检察案件中占比过半;同时,性侵害、暴力伤害、监护侵害未成年人问题应引起关注和重视。
白皮书还对近年来我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进行了总结,全面展示全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具体做法和工作成效。
主要内容有:
依法惩戒和积极帮教涉罪未成年人
坚持依法惩戒和依法从宽相结合,对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较轻,初犯、偶犯未成年人,坚持少捕慎诉慎押,为其回归社会创造条件,未成年人犯罪不捕率、不起诉率、附条件不起诉率逐年上升。对涉嫌严重犯罪、社会危害性大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依法惩治,继续保持司法震慑。将教育矫治贯穿办案工作始终,对涉罪未成年人实施个性化、针对性帮教措施。
2019年至2021年,有78名涉罪未成年人经帮教后迈进大学校门。有效助力涉罪未成年人无痕化、零障碍回归社会。
落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
不断提高社会调查覆盖率,全省社会调查数量逐年大幅上升。对未成年人严格限制适用逮捕强制措施,2019年以来对在押未成年人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555人。规范并加大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工作力度,2021年落实犯罪记录封存540人,较2019年同比上升280.28%。
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坚持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依法从严从快打击重大恶性犯罪、性侵害、监护侵害等犯罪,2019年至2021年,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307人,提起公诉3500人。
依法妥善办理了建三江虐童案等重大案件;道里区刘某某性侵幼女案件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之一。打击的同时加强对未成年人关爱救助,收到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反响。办案中强化刑事诉讼监督,特别是对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有案不立、重罪轻判等问题及时监督纠正。
关爱救助未成年被害人
“刑事打击+民事监督”结合强化保护。2020年以来办理支持起诉性侵未成年人精神损害赔偿、撤销(变更)监护权、变更抚养权等案件49件。通过办案发现案件背后存在家庭监护缺失、家庭教育问题,至2021年底,全省发出督促监督令687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03人(次),督促监护人切实履职,强化家庭保护。
推进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保护救助机制。至2021年底,全省共建立具备取证、心理疏导、身体检查、同步录音录像等功能的“一站式”询问、救助办案区74个,正逐步实现性侵案件全部提前介入、同步录音录像全覆盖,由“一站式”取证向“一站式”综合保护救助的升级运用。
加强未成年被害人多元综合救助。联合民政、共青团、妇联等部门,与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联动,引入司法社工和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疏导、身体康复、生活安置、复学就业等多元综合救助,帮助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渡过难关。2020年以来检察机关为涉案困境未成年人及家庭申请发放司法救助金157万余元,提供心理疏导与测评1812人(次)。
推动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
推进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助力校园安全建设。联合查访学校幼儿园776所,发现校园安全隐患等问题76个,提出检察建议12件,督促整改问题68个。与教育部门合作在全省开通“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热线”,已接听热线电话1112个,发现、办理、移交犯罪及相关权益保护线索67条,通过热线监督立案性侵等侵害未成年人案件5件。
推进落实密切接触未成年人人员违法犯罪信息查询及从业禁止制度。联合省公安厅、省教育厅对17万余名教职员工进行违法犯罪信息筛查,查出违法犯罪前科劣迹人员409人,并建议相关部门对筛查出的前科劣迹人员作辞退、解聘、转岗等处理,排除犯罪隐患。
推进落实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强制报告制度。2021年通过强制报告发现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线索22件,办理故意伤害、强奸等强制报告案件16件,对11件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进行法律监督,成功监督立案8件9人。办案中,发现宾馆、学校、医院等存在的强制报告制度落实不力、瞒报不报案件线索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16份,推动追究未落实强制报告责任人员8人,督促主管部门履行管理督导职责,促进行业整改。发布了强制报告正反面典型案例7起。
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
推动实现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全省各级检察院147名检察长、1367名检察官担任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并讲授法治课。
实现“法治进校园”常态化、制度化。紧扣“六一”、开学季、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不同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2019年至2021年,全省检察机关共开展法治巡讲和讲座2867次,覆盖师生100余万名。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22个。
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
推动全省三级院设立具有独立编制的未成年人检察机构38个,专司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全省形成以独立机构为主,集中管辖、检察官办案组、专门未检检察官为辅的专业化办案组织体系,为未检工作专业化提供组织保障。
打造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各地涌现出牡丹江“冬梅姐姐”、大庆“童心圆”、哈尔滨“心泉”等一批在全国、全省及本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未检专业团队和工作品牌,成为龙江未检专业化队伍中坚力量。培育、推动大庆、牡丹江、齐齐哈尔等地检察机关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构建起多部门密切合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未检社会支持体系,为检察办案提供广泛社会化支持;加强与民政、教育、共青团、妇联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配合协作,建立完善配合工作机制,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涉案未成年人救济安置、困境儿童保护、校园欺凌防治等方面开展广泛协作,积极将检察司法保护融入其他“五大保护”,努力实现“1+5 > 6 = 实”的保护效果。
白皮书还对近年来黑龙江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事件、典型做法及案例、创新机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条目式列举、概括性叙述,以便更加直观、清晰体现我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发展变化,使社会公众更加全面、直观了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